创零碳微单元示范标杆——小东各庄村零碳微单元项目即将投运发表时间:2024-11-05 15:32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 2021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约2.3亿吨标准煤,其中电能消费占比37.2%。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评估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建筑屋顶面积约为273.3亿平方米,结合各地太阳能资源差异和光伏发电效率,粗略估算全国农村屋顶光伏装机规模总量可达19.7亿千瓦。 农村在发展光伏、风电等零碳可再生能源方面具备广阔空间,是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和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助力农村绿色低碳转型,为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样板做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由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人民政府、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小东各庄村村委会发起,天普新能源落地的“小东各庄村零碳微单元科技小院项目”即将投入运行。 据了解,零碳微单元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零碳”,即零碳排放,而非通过碳减排和碳中和等技术手段实现净零碳,强调的是零碳能源的自产自用、自给自足,余电还可以供电网输送零碳能源满足城市、工业等用能。 小东各庄村所处的潞城镇位于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前沿阵地,既是服务保障副中心建设、承接行政办公区延伸功能的示范区,更是副中心与北三县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并且本项目实施地小东各庄村村委会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示范性更强。以其为核心带动周边村镇推进农村能源转型更具影响力。 项目前期,组织召开了多次“零碳微单元科技小院建设工作研讨会”。天普新能源协同北京工业大学、潞城镇国家电网、潞城镇人民政府及小东各庄村村委员等组织单位,对项目地实现“双碳”目标的情况,面临问题及推广零碳微单元可行性等进行了调研座谈,着重探讨零碳微单元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反复求证优化,确保项目高质量设计,高标准落地。 经过前期调研,项目组了解到,小东各庄村村委会目前在采暖方面已通过空气源热泵实现采暖用能的清洁化。在用电方面,村委会2024年1-5月份电费约为12500元左右,预计全年电费约5万元左右。 作为微场景零碳示范项目,小东各庄村零碳微单元项目为公益性质项目。作为承担项目落实的责任单位,天普新能源在对项目设计、现场施工、系统集成以及配件辅料等进行全力支持外,与村委会签订能源捐赠协议,零碳微单元生产的电力优先供村委会免费使用,并承担项目后期运维工作。 另据测算,以25年为周期的发电量计算,且考虑到光伏发电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的衰减情况,25年发电量约为135万kwh,年均自用收益约17608元,年均上网收益约13275元,年均总收益30883元,五年即可回本,之后的产电皆为收益。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近年来基于环境趋势,煤炭的价格也处于上涨。尤其在冬季,农户的能源成本也相对高昂。通过建立零碳微单元,农户能够实现零碳电力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不仅降低用能成本,还能带来额外收益,为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更重要的是,农村能源的绿色转型实现的生态改善,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更有益的,更有价值的。 在小东各庄村零碳微单元示范项目之前,天普已先行探索实施了北京首所碳中试点院校、北京首个光储+临建项目、净零能耗示范建筑等涉及学校、项目临建、办公楼等场景的低碳方案。而早在2003年,天普就已率先建成国内首座新能源示范大楼——天普办公大楼,综合运用八大新能源尖端技术,为2008年奥运会奥运村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2014年,天普就已推出家庭新能源中心系统方案。 近年来,天普新能源更是在总经理李仁星的带领下,结合自身产学研优势,持续探索、实践清洁能源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方案,并将成功案例分享、复制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在新能源应用类型更加多元化、能源技术相对更加成熟的当下,以类似家庭这种微场景为基础的零碳微单元的建设也有更多元化选择。未来,天普将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出更多元化的零碳微单元方案,为居民用能降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企业力量。 |